毕业生出国留学大部分选择美国

时间:2014/4/16   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预科
  美国留学是人文交流是国与国、人民与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与互信的桥梁。中国留美学生目前已经成为到美国留学国际学生中的最大群体,是中美民间人文交流的年轻力量。那么美国留学生毕业有哪些选择呢? 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预科项目的吕老师来为同学们详细介绍。

  年轻化,多元化

  中国学生是美国留学生中最大的群体,2012年度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开放门户2012》报告显示,2011—2012年度被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录 取的中国学生达到194029名,比上一年度增加23%,中国仍高居美国国际生源国首位。其中,在美国留学的本科生数量已经超过研究生,本科阶段的中国学生入学人数增加了31%。

  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提供的签证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前7个月,美国驻华使领馆共在华发放15万个学生签证(F—1),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25%。

  中国赴美留学人数逐年快速增长,据美国有关方面统计,2011年在美中国留学生比2010年增长24%,占到在美外国留学生的22%,是在美留学生中最大的群体,印度留学生占14%。2011年,5.7万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读本科,而5年为1万名。

  “中国留学生是我们学校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助理主任道恩·伍滕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统计,乔治·华盛顿大学2011学年共有2553名国际学生,其中约750人来自中国大陆,包括170多名本科生。

  学校之所以招收这么多中国留学生,是因为申请人数在不断增加。“很多中国学生又确实非常优秀,让人没有拒绝的理由。”她说,大多数中国学生选择了经济、会计、工程等专业。“我想这是因为中国学生在数理方面比较有优势,此外也可能是出于对未来就业的考虑。”

  “中国留学生的增多,在国家层面也很有意义,加强了中美两国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带动了民间交往,有助于减少两国之间的隔阂。”得益于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美国大学内的热点议题,美国高校愿意与有中国背景的教授合作,并招收更多的中国学生。

  不再最勤奋

  不再仅为钱打工

  ● 新一代留学生已经很少为了钱去打工,多数是为了积累经验或者延长工作签证。

  ● 中国学生普遍比较刻苦,但勤奋已不再为中国学生所特有。

  赴美留学大门的敞开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这种出国浪潮也伴随着诱惑、迷失和挑战。

  语言、成长背景、乃至文化的差异也带了挑战与困惑。

  曾在华盛顿读研究生的茅赛峰说,美国学生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团队精神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学生则普遍比较刻苦。

  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既面临语言挑战,在工作经验方面也有着劣势。美国研究生大多有工作经验,入学时即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很清楚未来的方向,也把之前的工作经验带到课堂上,在讨论式的课堂上勇于讨论交流。注重团队精神的美国课堂上,每个学习团队由不同背景的学生组成,共同面对问题,这对表达能力 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形成主流意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一种锻炼。

  不少人表示,老师上课时会做一些模拟商业谈判,讲授案例或者穿插一些小幽默,但是每到老师讲一些“美国笑话”时,美国学生笑得前仰后合,中国学生则坐着面面相觑,觉得这些连冷笑话都算不上。中国学生也比较羞涩,通常不会让老师多做解释或者提出问题,等等。